熱門關鍵詞:心理、情感問題、心理醫生、抑郁癥、焦慮
“精神虐待”催生兒童精神分裂癥
提起兒童精神分裂,許多家長都認為這離自己與孩子很遠,其實不然,經你仔細觀察是否發現孩子精力不集中、言語不著邊際、性格行為驟變、學習下降等等,如果真有這些表現,則要加以重視了,很可能孩子存在潛伏的兒童精神分裂危險。在對多項兒童精神分裂研究數據中表現上來看,造成兒童精神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兒童精神虐待。
較新頒布的美國兒科醫生準則關于兒童精神虐待部分內容指出,父母應該給子女更多的贊揚和關愛,而不是苛刻的批評。
CharlesJohnson是俄亥俄州立大學兒科教授和美國兒科協會兒童虐待問題委員會的主席,他認為:身體上的創傷好了,但是精神上的傷痕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這篇題為《關于孩子精神虐待》的報告是美國兒科協會頌布的關于兒童精神虐待問題準則的第一部分。報告發表在《兒科雜志》第四期上,目的在于幫助兒科醫生發現并防止對兒童的虐待行為。研究人員指出了父母會對孩子造成精神傷害的一些行為,包括貶低、羞辱或者利用孩子達到某些目的;嚇唬孩子,比如對孩子或他們喜歡的人施暴;拒絕他們情感上的要求;行為反復無常,例如提出一些自相矛盾或者不現實的要求。
在每年報導的上百萬次虐待兒童的事件中,大約5%至7%屬于這類精神虐待行為。研究報告指出下面幾種情況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精神虐待:父母好爭吵而離婚的孩子,不受歡迎或者意外降生的孩子,父母有吸毒或者酗酒等不良習慣的孩子,精神或身體上有殘疾的孩子。這有助于兒科醫生發現正在受到精神虐待的孩子。
受虐待的孩子面臨隨之而來患上其它疾病的更大風險,這包括意志消沉、有自殺的念頭、自尊心低、無法克制沖動、飲食紊亂病癥、濫用藥物、對抗社會的行為,行為不良、學習障礙以及健康狀況較差。
正常的家長是愛孩子的,不可能故意實施某種虐待行為,但是由于你言辭的激烈、蔑視的目光、急躁的表現等種種不當的教育行為,很可能已經對孩子實行了精神虐待而不自知。家長們都應該想想看是喜歡孩子現在的樣子,還是你們期望的樣子,不要對孩子過于苛刻,多多溝通,你的鼓勵將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的動力。曾經有多少名人志士,因為兒時的一句鼓勵成就了一生的輝煌,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要吝嗇的鼓勵他們吧。
黑龍江京科腦康醫院醫生提醒:無論是哪種疾病困擾,都不建議患者自行服藥控制,如果發現疾病已經影響到生活及健康,一定要及時咨詢專業醫生改善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希望所有的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生活!